共计 1563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提醒: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-02-02 23:31,文中所关联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,请知悉!
引用
【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】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—- 宋·李清照
前言
这两天辗转在时间的折痕里,甚是不解,何为友情何为友谊
也许抵不过时间,也许能跨越时间,尽管如此,倾盖如故(指新结识的朋友,一经交谈就像老朋友一样。)
典故
管鲍之交
纵观历史之典故,其中便有“管鲍之交”
远在春秋时代,先前曾是至交的管仲与鲍叔牙,后已分别成为互相争夺齐国的君主宝座的人之心腹。他们很了解彼此。
在友情和权位面前,有多少人选择了后者。
可鲍叔牙却让贤,将相国之位让与管仲,一方面,鲍叔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考虑,另一方面,也是出于友情。毕竟,不嫉贤妒能已经难得,而把唾手可得的相国宝座让给朋友,更难得!
知音之交
相同,也是春秋时期
楚国的俞伯牙精通音律,琴艺高超。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。
他的老师知道后,带他乘船,到东海的蓬莱岛上,让他欣赏自然的秀丽,倾听大海的波涛。
伯牙只见
波浪汹涌,浪花激溅;
海鸟翻飞,鸣声入耳;
耳边响起了大自然和谐的音乐。
他取琴弹奏,音随意转!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,但是无人能懂他的音乐,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。
有一夜,伯牙乘船游览。
抬头便是明月,耳畔就是清风。
他思绪万千,弹起琴来,婉转悠扬,忽然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,见一樵夫站在岸边,即请上船,然后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。
樵夫道:“雄伟而庄重,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!”
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。
樵夫又道:“宽广浩荡,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,无边的大海一般!”
伯牙激动地说:知音。
这樵夫就是钟子期。
后来子期早亡,俞伯牙悉知后,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,然后尽断琴弦,终不复鼓琴。
故事虽千古流传,高山流水的美妙曲调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,但知音难觅,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。
忘年之交
南朝·宋·张骘《文士传》:“祢衡与孔融作尔汝之交,时衡未满二十,融已五十,重衡才秀,忘年也。”
祢衡,东汉时人,思维敏捷,口才出众,但为人刚强任性,喜欢嘲弄权贵名流,因此一直不得志。
在曹操当权时,祢衡来到许昌谋求发展,但 拒绝去拜会当时几个有声望的名士 ,扬言许昌城里除了孔融和杨修,其他的都是 徒有虚名。
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,当时 官高禄厚,极有才名。
他听了祢衡的话以后,很想见见这个狂傲的年轻人,便特地 换了便服屈尊去拜访他 。两个人一见面就感觉 意气相投,推心置腹,毫无顾忌 , 完全忘记了年龄的隔阂。
当时孔融已年届四十,祢衡还不到二十岁。
之后,孔融经常把祢衡请去家里喝酒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,孔融对祢衡的 才学 有了了解,就 多次 在丞相曹操面前 推荐 他,希望曹操能够对他加以 重用。
曹操约祢衡来见面,但祢衡一向鄙薄曹操的为人,托病不往,还经常在别人面前奚落曹操。
曹操被触怒,将他送到荆州刘表那里,不久刘表也 不能忍受他的傲慢,将他转荐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。
黄祖喜怒无常,一次被祢衡顶撞后当场将他 斩首。
孔融非常悲痛,认为是曹操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朋友,之后对曹操更为不敬,最终被曹操以放荡狂言等罪名杀害。
肺腑
我是一个重情感的人,并没有想过从好朋友那里得到荣华富贵,也不舍他们为我上山下海,只希望我和我的好朋友,双方所亲之人皆能平安;
只不过希望好朋友之间,都能真诚对待彼此,因为真诚永远是敲门砖。沉默不是回应,沉默是断开友谊、友情的第一把镰刀。
有谁想断去和好朋友之间的联系,时间给友谊、友情镀了一层金,如若有人能轻视时间的沉淀,便是抛去凡尘。
我们至少虔诚的面对一件事,不然那些花里胡哨的沟通就没有意义
思来想去,写下这篇,献给我的好朋友
材料参考:忘年之交_百度百科 (baidu.com)、管鲍之交_百度百科 (baidu.com)、知音之交_百度百科 (baidu.com)
共计4人点赞,其中1人来自小程序
